心脏的功能如同发动机,为全身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足部的血液无法回流到心脏,则需要脚踝和小腿部肌肉的配合,帮助血液克服重力,回流到心脏。因此,足部——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讲,一旦跌倒,长期卧床,大量的血液淤积在人体的下肢,无法正常回流到心脏时会导致心肺功能及免疫力的下降,还会促进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从而容易诱发心梗和脑梗。因此,关注人体的“第二心脏”显得尤为重要。
一、为什么年纪大了容易摔跤?
人体的脚踝有3个支撑点——大脚趾的脚趾根、小脚趾的脚趾根、脚后跟,当这3个点出现问题,人就容易跌倒。“人老脚先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韧带的退化会导致脚逐渐失去弹性,变得扁平,足弓塌陷,走路不平衡,容易跌倒,脚也会“变大”。
二、如何判断脚部健康状态?
“金鸡独立”测试——一只脚直立,另一只脚抬离地面,闭上双眼,一共要持续10~15 s ,即为合格。闭上眼睛后,人体的平衡主要靠“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反映了脚踝关节的不稳定性,不稳定则容易“崴脚”。
三、脚部老化有什么症状?
腿脚发凉、脚后跟疼、脚抽筋、“魔性”崴脚、长茧子等。
脚部发凉多为脚部血液循环不畅,脚后跟疼多发于脚部腱膜炎,脚抽筋多为骨质疏松。手上虎口根部,有个明显的“压痛点”,这个压痛点就是“跟痛穴”,可以通过点按来适当缓解跖腱膜炎所引发的脚底痛。
崴脚首先损伤的是脚外侧的韧带,脚外侧的韧带日常绷得很紧,它的作用是维持关节的稳定。“魔性崴脚”(动不动就崴脚)提示着脚踝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损伤。脚正常长茧子的位置为:脚大拇趾下方、脚小拇趾下方、脚跟。
四、哪些人不适合泡脚?
1.长期糖尿病患者
长期糖尿病足的患者,下肢的微血管可能会发生病变及血管的营养不良,因而会引起2种风险。
(1)泡脚水温过高使血管加剧收缩,从而加重微血管的缺血缺氧。
(2)糖尿病患者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建议日常泡脚温度在40℃左右,但糖尿病患者可能要加热水至60~70℃时存在感觉,这样容易烫伤脚部。
需要注意,泡脚时间建议控制在10~15 min,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2.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警惕脑供血不足及血栓脱落后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泡脚时,在热水作用下,血液会更多地从上往下流动,大部分的血液会积累在脚踝部分,从而导致回心血量的减少、脑供血量的减少。
3.下肢静脉曲张的人群
泡脚会进一步加重静脉曲张。
4.急性崴脚的人群
五、崴脚的误区
1.热敷消肿
热敷会扩张血管,进而加剧肿胀。崴脚后应先冰敷,肿胀消退后热敷。冰敷的作用是让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液的渗出,从而减轻局部的水肿。热敷需要待水肿期过后,一般为72 h后视情况而定。
2.立刻按摩
崴脚后不能立刻按摩,以防促进局部组织聚集而出现水肿。此外,建议崴脚1周后用药油适当按摩局部。
3.不愿意外固定
外固定是指当韧带已经失效时,如韧带发生损伤、撕裂,这时已不能较好地支撑脚踝,需给予外部支撑,建议使用带有金属条的交叉护踝套。崴脚后要尽快固定,如果不涉及骨折,当水肿消退后,要适当活动脚踝,促进韧带恢复,勿长时间静止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