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广场(Piazza San Pietro)

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建于17世纪初的巴洛克时代。建设工程用了11年的时间,由意大利巴洛克之父-建筑大师贝尼尼亲自设计并督建,1667年完工,晚于教堂落成的时间。

广场长340米,宽240米,可容纳50万人,因广场正面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得名,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

圣彼得广场没有围墙,这条灰石铺成的广场入口就是“国界线”,旁边设有栅栏,线里就是梵蒂冈国土。

▼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圣者雕像

站在广场上远观圣彼得大教堂:楼顶两侧是铜壁钟,屋顶正面是13座人物雕像,正中间是耶稣,左右两侧是耶稣的门徒们。圣彼得大教堂右侧即是圣彼得雕像,大教堂左侧即是圣保罗雕像。

教堂顶左右各有一座电动铜壁钟,铜钟齐鸣时声音洪亮。

▼这是右钟,显示格林威治时间

▼这是左钟,显示罗马时间

▼方尖碑的故事

圣彼得广场的地面由大约10厘米的深灰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所有的直线在广场的正中央汇集,就像众望所归一样托出一个高耸的建筑体,这就是著名的方尖碑。

41米高的方尖碑耸立于圣彼得广场中央,使规模宏大的广场更显凝重。方尖碑高约26米,底部单边长5米,没有任何文字和图案,设立于16米高的三层基座上,貌不惊人。

但它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方尖碑,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建筑本身。它的起源足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

公元37年,罗马皇帝卡利古拉将这座方尖碑从埃及亚历山大城搬运到罗马尼禄竞技场的墙边。直到1586年才被移至尚未建成的圣彼得广场上。

当时那座方尖碑已经在泥土中沉睡了1500多年。1586年4月30日至5月17日,工人采用滚筒递进的方式将碑体慢慢滚动到广场上。仅仅是这次搬运就动用了140匹马、900多名人力和47部链式绞车。

传说人们把这块方尖碑从罗马竞技场转立到圣彼得广场时,方尖碑比当时人们预期的要沉重得多,当碑身被许多股绳子缓缓拉起到一半的时候,绳子不堪重负,开始断裂。人们都认为这下完了,当绳子断得差不多时,碑身一定会倒在地上摔得粉碎。就在全场鸦雀无声之中,一名路过的水手突然大喝一声“浇水!”就是这一声断喝,救了这块方尖碑,原来还是常年出海跟绳索打交道的水手有经验,知道麻绳浇水之后坚韧度会大大增加。

方尖碑上没有象形文字,碑座四角装饰着铜狮子,中间是振翅欲飞的雄鹰。碑的顶端是罗马基吉家族的族徽:五座山丘、一个青铜星和一个十字架,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出身于这个家族。

历经千年,法老的方尖碑最终被插上了天主教的十字架,在天主教的心脏腹地历代传承。

许多年来,对这座非凡的方尖碑,人们留下了种种传说。据说在罗马,从古罗马时期到现在,只有这座方尖碑从来就没有倾倒过。

▼贝尼尼长廊与喷泉

为了与宏大的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圆顶在风格上取得和谐,广场的廊柱采用了气派浑厚的塔斯干柱式,共计284根18米高的多利安式巨型圆柱和88根方柱组成四排,形成三条340公尺长,240公尺宽的弧形大理石柱廊。


▼左回廊

▼右回廊

从高处俯视,整个广场就像一把钥匙,两侧的弧形柱廊犹如“拥抱世界的双臂“环抱着广场。

廊顶刻有140尊3.2米高的圣人雕像,是贝尼尼指导其弟子完成的。它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或行或立、或言或静,美轮美奂,以最庄严的姿态,注目着世界各地游客与信众的到来。

这些美妙绝伦的圣者雕像,四百年来仿佛一直在诉说着当年那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尼尼—当之无愧的巴洛克艺术之父。

广场两侧各有一座造型考究的喷泉,右侧是玛德尔诺17世纪时修建的,左侧是贝尼尼后期设计修建的复制品。两座喷泉恰好在椭圆形广场的两个圆点上。

泉水从中间向上喷射,下分两层,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呈细流外溢,潺潺有声。

▼梵蒂冈的守卫

教堂左侧的大门是不允许参观者进出的,守卫圣彼得大教堂的是皇家卫队,也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卫士们个个高大魁梧,手握长戟,威风凛凛。

从这里可进入到梵蒂冈城池,梵蒂冈管理核心区不对外开放。

梵蒂冈的守卫均来自瑞士。16世纪初教廷受到罗马帝国攻击,为保护教皇100多位瑞士卫兵全部战死,教皇非常感动,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

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这套服装是500年前由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款式和颜色至今从未改变过,连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

现在,我相信,不管你是第一次还是再一次去到圣彼得大教堂,你都不会认圣彼得广场仅仅只是排队驻足和进入圣彼得大教堂要经过的地方,这里是世界上最壮观、最对称的广场,是建筑界的瑰宝,也是一座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