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最讲礼数,不仅视为一种个人修为,更视为是治国安邦,成就事业的根本。为了深入阐述礼数的功用,还专门编撰了《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礼记》开篇就说道:“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意思是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恭敬。容颜端正,若有所思;说话的时候,舒缓平稳。

或许我们会觉得,容颜端正,说话舒缓,并没有那么重要,也不是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我们想想,在停车场仅仅是因为一个巴掌大的停车位,或者因为三言两语,双方都能够发生激烈的口角,甚至拳打脚踢,更惊人的时候,会杀人放火,就知道其实礼敬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尤其是在情绪支配下,最简单的事情,反而成为最难的事情。

《礼记》第一句说的容颜举止,叫做 “礼貌”。也就是呈现出柔和安静的神色,以使他人舒适。时时刻刻做到 “礼貌”,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但即便做到这一点,也不足以达到“礼敬”。我们还要将 “礼貌”发展为 “礼节”。

什么是礼节呢?节,就是竹子的各段连接突出的部分。古人说:节,竹约也。什么意思呢?节就是约束竹子的东西。所以,能够具有 “礼节”的人,能够清晰地懂得,礼不仅是容貌的呈现,还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规矩。一个愿意用 “礼” 来约束自己的人,就是有“礼节” 的人。

但是,作为一种约束,礼节可能并不会让人十分舒适。因此需要激励,于是我们需要继续将 “礼节”发展成为 “礼仪”。将礼节扩大到天地、万物、生命等对象,并且将礼节给予神圣的意蕴,则 “礼节” 升华为“礼仪”。一个具有礼仪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亲近神明,获得智慧指引。礼节也就从单纯的个人修养,转化为一种生命圆满、治国安邦的宏大事业。

我们只有在礼仪的基础上继续检讨,才能真正理解 “礼敬”的深刻含义。它是由内心的恭敬而生发出来的、由全身心呈现的、具有神圣特质的礼仪。礼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容貌上的微笑,也不是勉为其难的约束与自律,而是内心本身的要求,是体味永恒的渴望。

我们能够了解烦恼情绪的真相,乃是来自自己内心的颠倒认识,而不是别人的正确与错误,也不是这个世界的公平或不公平。当我们向外寻求的时候,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完全不可知的;但当我们愿意向内寻求的时候,真相不仅一一呈现,智慧也随之增长。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内心要充满恭敬,以恭敬心来调伏自己的心猿意马,尤其对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人。因为不喜欢,所以容易生起怨恨与烦恼,而怨恨与烦恼,则最容易带来灾祸、冲突与不幸。事实上,我们总是会遇到令我们十分烦恼的人,无论是学校里还是工作中,总是有人不停地给我们制造障碍。

我们可以远离这种给我们带来和制造障碍的人,也可以化解这些障碍。比如在一个单位里,我们有时候可以通过辞职而远离,或者想办法将这个人驱逐出去,这样,我们的烦恼就可以平息了。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安宁。更何况,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既不能远离,也不能驱遂,还必须要跟某些完全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共事甚至生活,这个时候,用恭敬心来作为篦子,来杭理这些烦恼的丝丝缕缕,就可以使自己生活在一个秩序、条理和安稳的环境中。

恭敬的人不是示弱,而是具有令人惊奇的强大。恭敬的人也不是阿Q精神,他只是小心地避开了情绪的陷阱。一个具有礼敬美德的人,自然能够时时刻刻保持礼貌、礼节和礼仪,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谦卑与恭敬。这样的人,能够避免灾祸,获得周围人的喜爱,人人都乐意与他亲近,将最好的机会送给他,当他摔倒,周围的人都愿意扶持他他,当他恳求,周围的人都愿意帮助他。他虽然自认谦卑,却被众人赞誉,如同鱼儿之人大海,每一滴水都是他的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