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住在巨龙中学,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因为要上山去背柴,必须穿草鞋,就学会了打草鞋,就不用去买来穿了。当时提倡: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打草鞋就是用稻草编制草鞋。是用专门的工具——草鞋架子、腰盘、橇橇制作。说起来工艺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首先要准备糯米谷草,在选好的谷草上洒上一些水,然后用木锤反复捶打,使之有了一定的韧性和柔软度就可以了。还要准备鞋襻、鞋耳的材料,有用竹麻、蓟麻这些比谷草要高级一些的材料来做的。巨龙中学旁边的赵家山嘴小队,有一位赵大爷,他就有在慈竹中提取竹麻的技术,先把慈竹用火烧,烧软到一定的程度,就用钳子夹住竹子,使之成为一丝一丝的竹麻纤维。除了要掌握好火候,还要有很大的力量,才能成功提取竹麻。因为整个生产队只有他一人有这个技术和工具,所以全队的老乡都去找他帮忙提取竹麻,他也很乐意助人。他还是生产队的劳动模范。这竹麻非常地经久耐用。
他的妻子赵大妈,是一位贤惠、善良、勤劳、能干的人,她打的草鞋非常地美观、细致、耐磨。在街上摆着卖一会儿就卖完了,成了抢手货。我打草鞋的技术就是跟她学习的。当时我们说什么时候才能像她那样打的草鞋那么漂亮,她就鼓励我们说:一双怪,二双卖,三双四双逗人爱。果然,后来我打的草鞋穿不完了,就拿到巨龙街上去卖,巨龙是五天赶一次场,逢场天就去卖,一共卖了23双,2角钱一双,总共卖了4元6角钱。当时六十年代的大米是6·5分钱、7·7分钱、8·5分钱一斤。巨龙粮站分上、中、下三个等级卖的,如果买中等米都要买好几十斤了。
材料备齐后,就开始打草鞋了。人坐在架子后面的木板上,腰间系上腰盘,先把鞋襻的麻花绳搓好,估计好草鞋的长度,先把两根麻花绳套在鞋架前面的小木桩上,另外一头套在腰盘上,从草鞋的前面鞋鼻子开始编制,用谷草往一个方向搓成细绳,紧紧地绕8字形在鞋襻上,长度一寸就够了,再把麻花绳回转过来套在小木桩上成为四根,就开始编鞋了。
那六个小木桩也用来调节草鞋的宽窄(脚掌、脚心、脚后跟)。编的时候,鞋尖在自己这面,编左边的时候,利用左边的两根绳子绕8字,绕在边上要向上往右时,是左手在上面往前面搓谷草;编右边的时候,利用右边的两根绳子绕8字,绕在边上要向上往左时,是右手在上面往前面搓。在中间往两边编的时候,要添加谷草,使谷草平整的放在鞋的表面,鞋面看上去就是整整齐齐的,就这样在四根麻花绳上绕来绕去,编一段就要用橇橇来使劲地把鞋橇紧,然后又继续编,编到一定的地方就要加鞋耳,偏耳草鞋加鞋耳还要注意看是左鞋还是右鞋,不然鞋耳加反了或者加成一顺了就不行了;对耳草鞋就不分左右,只要同时加对称就可以了。鞋的长度够了,最后编鞋后跟,把四根绳收拢成两股,就像编鞋鼻子一样,编够长度就结束了。再用鞋带把鞋鼻子、鞋耳、鞋后跟串联起来,一双草鞋就可以穿了。
那些年,我们上山去背柴,少不了要穿草鞋,山路有泥、沙、小石头,穿草鞋走山路脚下面不滑,稳稳当当地,而且有鞋带系紧了,鞋和脚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不容易脱落,总之穿草鞋上山背柴是很舒适的,特别是身背重负下山时,更感觉是脚踏实地。草鞋和上山背柴是标配,正是这样,我才去学习了打草鞋,才掌握了一项生活的技能。
虽然说那时候上山背柴才穿草鞋,五十多年过去了,草鞋已经成为我们那代人淡淡的记忆,现在这个先进的生活年代,已经没有什么人还要穿它了。但是,无独有偶,我年前去到一个同学朋友家,居然还看到了她几个月前,给她的一个90后侄孙女打的一双草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当然她用的材料已经不是谷草了,是用的蓟麻和白布条,如果在当年用这个材料编草鞋,那是很奢华的了,肯定是土豪了。她的侄孙女不是农民,而是一位学校的舞蹈老师,非常喜欢穿草鞋,夏天穿着舒适透气又凉快,还不伤脚。她还给她的一位在省城已经退休的大伯子也打了草鞋。
哇!草鞋是纯天然的材料做的,又有这么多的好处,既经济又实惠,还环保,简直就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