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的先民有着无穷的智慧。寒冷的冬季,他们用木桶盛水冻成冰坨,再把冰坨中心掏空,在里面放上燃烧的“松明子“,制成了一盏盏”冰灯“。冰的透明度极高,冰坨又能有效防风。这一盏盏冰灯就照亮了先民们冬季夜间的生活。他们把灯放在夜晚的冰面上捕鱼,或者放在门前指引夜归人回家的方向。

1963年2月7日夜,哈尔滨兆麟公园里人潮涌动。春寒料峭中,市民们争先观看这种古法制作的冰灯。市政府为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打破城市冬季夜间的文化沉寂,组织人力在这里建造了几十个大型观赏性冰灯。冰灯里装的不再是“松明子“,而是蜡烛或电灯泡。冰灯虽大多冰坨堆砌,但造型别致、富有创意,让市民在寒风中流连忘返。据说,这个晚上,先后涌入兆麟公园观赏冰灯的达五万多人,而彼时哈尔滨总人口也不过二百多万。这一天,是中国冰塑艺术的起源日。

兆麟公园的冰灯游园活动仅连续举办几年就因“文革“而中断。直到2000年,市政府为迎接千禧年准备盛典,把极具冰城特色的冰灯艺术重新重视起来,举办了首届”冰雪大世界“游园会。聘请中外雕塑艺术家,在松花江上雕塑了一系列大型艺术作品,此时,霓虹灯光与晶莹冰块的相逢已不是蜡烛冰坨所能比拟。作品获得轰动性好评。自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园会每年举办一届,至今从未间断。随着科技的发展,冰雕艺术一年比一年更具视觉震撼力:体积更巨大,雕刻更精妙,灯光更梦幻。冬季的夜晚,冰雪大世界五色变幻的冰雕灯火与隔道相望的太阳岛公园七彩摇曳的雪塑流光遥相呼应、相映生辉。

兆麟公园依旧每年举办冰雕大赛。作品供游人免费观赏。中央大街和江畔公园也点缀着冰雕作品。冰雕,让哈尔滨冬季的夜空光彩辉煌。

冰雕作品所需冰块都来源于松花江上。每年冬季,松花江上采冰也是一道壮观的景象。宽阔的冰面上,远近忙碌着采冰人和运冰车。平整的江面被划出大方格,每个方格就是一块冰。冰块被采冰人用工具穿透方格边缘脱离冰面,被岸边人用带钩的长绳拽到岸上,再被铲车装到运输车上。这个流程看似紧凑实则危险重重。特别是冰面上的采冰人,越往江心越危险,都是腰系长绳作业。“北风江上寒“,不仅危险,还有寒冷的威胁。有时,看演艺明星拿着丰厚的报酬还不时在访谈节目中大谈辛苦,让人感觉是何其矫情!

运输车上的冰块被运到冰雕场地,先被电锯分割成所需大小,再被堆砌成作品的大致模样,最后被雕塑家雕刻成形。彩灯是冰封在雕塑作品里面的。白天,冰雕作品只是无色的晶莹。到了夜晚,就会随着彩灯颜色的变换散发出梦幻迷人的光彩。

哈尔滨是中国冰塑的起源地。近些年,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国内外游客纷纷慕名前来。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形似的冰雕作品让游客越来越快速地感到审美疲劳。提高冰雕作品质量,让作品由形似到神现,已成为哈尔滨艺术冰雕作品的迫切需要。唯有真正的艺术品,才能让哈尔滨更快地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冰雪之都。